-
【釋字791通姦除罪化-理由摘要】鍾采玲實習律師 撰
一、刑法第239條「有配偶而與人通姦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姦者亦同。」之規定違憲
(一)性自主權係基本權保障範圍。
隨著社會自由化與多元化之發展,參照當代民主國家之發展趨勢,婚姻關係中個人人格自主,包含性自主權,婚姻所存在之社會功能日趨相對化,憲法就通姦之定位與評價應與時俱進,且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種類範圍也經過持續的擴張與深化。
性自主權與個人人格權有不可分離之關係,與人性尊嚴相關,係受憲法第22條保障之基本權,故刑法第239條限制人民受憲法保障之基本權,且在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之審查上,自應採取較嚴格之審查表準。
(二)以刑罰制裁通姦行為並不符合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故違憲。
可維護配偶間親密關係之排他性,且避免配偶與他人性行為而破壞婚姻關係;基於刑罰的犯罪預防功能,有嚇阻該等行為之作用;且為配偶忠誠義務履行係配偶間重要環節,以刑罰制裁目的係屬正當。
然,配偶違反忠誠義務雖可能危害配偶間親密關係,尚不當然妨害婚姻關係之存續;其次,基於刑法謙抑性原則,國家以刑法制裁人民行為,應限於公益與反社會性行為為限,不應將損及個人感情私人間權利義務之爭議行為,也一蓋納入刑罰之制裁範圍;再者,人民享有國家恣意干預婚姻自由,包括個人自主決定,是否結婚,與何人結婚、兩願離婚以及與配偶共同經營婚姻關係之權利;且追訴人民之審判程序亦嚴重干預人民隱私;此外,以國家介入人民婚姻關係,反可能造成婚姻之負面影響。
綜上,刑法第239條違反比例原則而違憲。
二、刑事訴訟法239條但書「但刑法第239條之罪,對於配偶撤回告訴者,其效力不及於相姦人。」之規定違憲。
(一)法律為貫徹立法之目的,設刑事追訴審判之規定時,如對必要共犯撤回效力之形成差別待遇者,攸關刑罰制裁,就必須以立法目的間具有實質關聯,才與平等權之保障無違,而通姦人與相姦人係屬必要共犯,合先敘明。
(二)刑事訴訟法239條但書之差別待遇不符合平等權之保障,故違憲。
刑事訴訟法239條但書係為了使夫妻關係得以延續,然通常決定是否對配撤回告訴即已決定是否延續婚姻關係,後面對相姦人之處罰往往只具有報復之效果,而與其婚姻關係延續與否欠缺實質關聯。
其次,追訴相姦人之犯罪時,往往傳喚通姦人作為證人,此一過程往往加深配偶間婚姻關係之裂痕,對於挽回婚姻關係亦未有實質關聯。
況且刑事訴訟法239條但書以刑法第239條合憲有效為前提,刑法第239條規定既經本解釋宣告違憲失效,刑事訴訟法239條但書自失所依附。
綜上,刑事訴訟法第239條但書與平等權之保障有違而違憲。
※新聞連結
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791&fbclid=IwAR0fjPf1mE8Ibp0ah3klKBlzr1y1mcXggNL6YGJxJ5FOqyAY_S3DQu8YjX0#secThree
【釋字791通姦除罪化-理由摘要】鍾采玲實習律師 撰
-
【夫妻一起參加換妻俱樂部後私下續攤,配偶是否喪失通姦告訴權?可否以配偶權受侵害為由請求賠償?】鄭深元律師、楊勛傑律師 撰
一、刑事案件:配偶是否喪失通姦告訴權?
(一)一審:有罪。
事前沒有縱容:告訴人於案發前並不認識小王,亦不知悉小王與妻間有通、相姦行為,已難認其有事前縱容小王與妻通、相姦行為之情。
事後沒有宥恕:觀諸告訴人發現小王與妻過從甚密後,旋即找人或親自跟蹤小王蒐證,而在本件小王、妻自汽車旅館房間出來後馬上報警處理等情交互以觀,可見告訴人事前絕無縱容之意。
(二)二審:不受理。
針對概括允許配偶與人通姦,或允許配偶與特定人通姦後配偶又與該特定人以外之人通姦,事後反悔也不能回復告訴權。(司法院院字第1605號解釋參照)
是告訴人既於與其妻婚姻存續期間,多次共同參與換妻俱樂部交換伴侶活動並為性行為,顯已概括縱容其妻與他人通姦,其告訴權即已喪失,不因告訴人未容許妻與俱樂部以外之人通姦,或事後反悔而有影響。
二、民事案件:可否以配偶權受侵害為由請求賠償?
(一)一審:妻與小王無賠償責任。
告訴人與妻既然已經一同組織換妻俱樂部社團,應有概括同意。原告雖主張僅同意其妻與換妻俱樂部之成員通姦或相姦,而不及於該範圍以外之性行為,惟原告之主張不啻侵害配偶之性自主人格權,而淪為權利客體,要不足採。
另告訴人曾向其妻表達:「我不介意妳去追求妳要的幸福,我不是富二代,沒辦法滿足妳」、「如果妳相信那就要恭喜了,我絕對不會擋妳的財路…」等語,足使其妻相信被告不會主張權利,告訴人主張權利有違誠信原則。
(二)二審:妻與小王須賠告訴人60萬元。
足以破壞婚姻共同生活圓滿安全之為止,絕非僅以通姦、相姦行為為限,倘夫妻任一方與他人間依一般社會通念已逾越結交普通朋友一般社交行為之範圍,亦可能構成侵害配偶權利之侵權行為。
換妻活動實係基於夫妻間具有強烈信任基礎,且在不涉及對他人發展男女情感之前提下,有限度地、在特定相識之族群中,開放性關係之對象,亦即將「性行為」視為該團體內部活動,純粹享受肉體歡愉,而抽離男女情感成分。
刑事告訴權之喪失不等於一同喪失侵害身分法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故告訴人所容任配偶發生性關係之對象僅有參與換妻活動之人,且係因信任配偶與他人僅單純發生性關係,未涉及男女情感而為,難認上訴人有何概括容任配偶在上訴人不知情之下與不特定異性發生性關係或親密行為,或開放配偶與他人交往發展男女情感,而拋棄配偶身分法益之情形。
三、本案法律評論
對配偶與他人為性行為之事前縱容與事後宥恕,須對特定事件、特定人物為之嗎?超出部分即不在縱容或宥恕之範圍,而得再為主張嗎?抑或一經縱容或宥恕即對全部通姦行為無法再主張權利?此部分係有爭議。本文認為,縱容與宥恕之效力係向後、向前發生,一經縱容或宥恕即已生效,婚姻之瑕疵即已造成,政府不應再行介入,故事後不得更為相反或限縮之主張。況且,事前即已同意配偶參加換妻俱樂部,對之後配偶或其他參與人員可能發生性與愛無法分離之糾纏狀況,應有所認識與預見,卻仍執意參加換妻活動,自應對因此發生之風險與損害自負其責。從而本案配偶所提之侵害配偶權之請求即應予以駁回。
※新聞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519inv006/
【夫妻一起參加換妻俱樂部後私下續攤,配偶是否喪失通姦告訴權?可否以配偶權受侵害為由請求賠償?】鄭深元律師、楊勛傑律師 撰
-
【搭火車逃票刺死鐵路警李○翰 兇嫌一審判無罪、具保撤銷羈押】鄭深元律師 撰
針對這個案件,我們從頭到尾都不敢說法官判錯,因為我們沒有看過鑑定報告,也沒有接觸過被告本人,更沒有看過全部卷證資料。
我們質疑的是,既然法院已經做出無罪判決,但是認為有就醫的必要,那你要做的不應該是交保,或者是沒有辦法交保之後繼續羈押,而是應該下個裁定用監護處分來處理有監護必要的被告。
但是你卻選擇用交保?無罪交保是很不可思議的狀況,實務上沒人會這麼做。儘管法律有規定你可以這麼做(刑事訴訟法第316條),但那種不合邏輯、華西街的東西能用嗎?
至於部長接受記者訪問說什麼天地不容,就扯遠了。如果法務部能在偵查階段就給足預算做精神鑑定,距離案發時間最近也最能判斷「行為時」是不是真的沒有行為能力?但是,據說法務部沒有這筆預算。所以被告幾乎都是到法院審判時才送鑑定,這時被告已經很懂該怎麼裝了,鑑定出來的結果還會準嗎?
法律規定精障就是沒有或減輕刑責。對於精障又拒絕就醫服藥的行為人,有沒有處罰的空間,立法上可以討論,法務部大可提出修法草案,但是你們做了沒?
出事喊精障無罪天理不容,其他該做的事不做,真的令人汗顏!
※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1086/4529908
【搭火車逃票刺死鐵路警李○翰 兇嫌一審判無罪、具保撤銷羈押】鄭深元律師 撰
-
【法律追訴權能否保留?】鄭深元律師 撰
剛才口述新聞稿給客戶聽,最後一句我說:待本公司蒐集資料與律師討論後決定是否提出告訴...。沒想到客戶回說:那就直接寫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訴權就好了,幹嘛這麼囉嗦?
我跟客戶說:要告就告不告就不告,沒有什麼保不保留的問題,這種新聞稿我不敢寫,會被以前同事笑怎麼程度現在下去變這麼差,客戶因為顧及我面子問題,所以同意不加上「保留法律追訴權」這幾個字,真是佛心來的。
事實上不管是刑事的告訴乃論罪的告訴期間,一般為六個月,而民事侵權行為的提告期間是二年,一般契約請求是十五年,但是仍有其他較短的時效約定,原則上這些時效從你第一天開始可以告開始就已經在進行,不會因為你對外宣稱要保留追訴,就會產生保留的效力。
在刑事訴訟上,告訴乃論之罪告訴期間為六個月,例如一般人會提出告訴的公然侮辱、誹謗、傷害、過失傷害、侵入住宅等案件,都是屬於告乃案件,你如果沒有要提告,檢察官、警方一般來說並不會主動介入調查,因為沒有告訴,就欠缺訴追條件,案件是不能起訴、判刑的。因此這類案件,會設有告訴期間的限制,讓加害人、被害人之間的法律關係可以及早確定,也因為有告訴期間的限制,告訴人儘速儘早提告,證據蒐證上相對較為容易,不會因為時間日久而找不到證據的問題。
這六個月的告訴期間,從你被傷害、被誹謗、被侵入住宅之日起就開始起訴告訴期間六個月,如果這六個月內你沒提出告訴的話,將來想到又再提出告訴,檢察官會以告訴逾期作不起訴處分,完全不會調查是否確有上開犯罪。而這六個月的時間是一直繼續的,不會停止,也不會因為你寫了一篇存證信函給他就能停止進行,所以這部分的告訴期間六個月要相當注意,很多民眾例如發生車禍,因為住院一段時間一忙就忘了,對方一直說要和解拖了相當的期間,結果和解破裂要回過頭來提出刑事告訴,卻早已經逾六個月的告訴期間,就得不償失,所以這部分告訴期間相當重要,一定要謹記在心。
至於一些非告訴乃論案件,原則上並無告訴期間的問題,只要有線索,檢警都會主動偵辦,但是犯罪會有追訴權時效的問題,也就是檢察官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偵查完畢起訴被告,法院才能判決,如果超過追訴權時效,法院就會下免訴判決,依刑法第八十條第一項之規定,因為大部分的罪是最重本刑五年,所以追訴權時效是二十年,最低都如酒醉駕車等案件為五年,至於重罪部分,如殺人罪等,追訴權時效為三十年。
民事訴訟上,請求權都有請求時效的問題,例如一般契約十五年時效、侵權行為二年時效,其他還有五年的時效規定。如果超過時效沒有請求,對方可以作時效抗辯,債務人可以拒絕結,法院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這時候原告請求就會敗訴。也是要相當注意。
無論民刑訴訟均有行使的時效限制,擁有權利者,應宜儘早行使,以保障自身權益。
【法律追訴權能否保留?】鄭深元律師 撰
-
【華南副董林○延在前妻新光公主之車輛裝設GPS,是否構成妨害秘密?】鄭深元律師、鍾采玲實習律師 撰
裝設GPS追蹤他人車輛是否構成「妨害秘密罪」?
車輛行駛於道路是否屬於「非公開活動」?
一、實務見解多認構成妨害秘密罪
車輛由駕駛人操作始得移動,經由車輛移動之信息,即得掌握車輛使用人之所在及其活動狀況,足見車輛移動及其位置之信息,應評價為等同車輛使用人之行動信息,故如就「車內之人物及其言行舉止」而言,因車輛使用人經由車體之隔絕,得以確保不欲人知之隱私,故屬於「非公開之活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判決參照)
二、本案重點:車輛行駛於道路是否屬於「非公開活動」即為本案爭議。
主觀上,駕駛員確實有不欲人知其行蹤之合理期待,惟客觀上,車輛駕駛員於道路上行駛車輛是否有利用相當環境適當設備確保其隱密性,高等法院並未有合理說明。
若「非公開活動」之判定僅以主觀合理隱私期待作為判定,而不考慮客觀外在環境是否惟合理隱密環境,則有人在野外空地沐浴更衣、情侶在公園為親密行為是否亦可能認定為非公開活動?
若於車輛裝設錄影、錄音設備等,因車內之言行舉止並無給他人知悉知合理期待,且車內亦屬具有隱密性之環境,裝設錄音影設備之人固然構成妨害秘密。惟GPS並無法得知車內人物之言行舉止,僅能得知車輛外在之移動及位置訊息,且道路上之駕駛亦難謂「非公開活動」,兩者情形並不相同。
三、結論
是否構成妨害秘密,除因考量主觀合理期待,客觀合理隱私環境亦應為考量因素,否則將使妨害秘密罪淪為一般合理大眾之主觀判斷。至於更一審是否肯認車輛行駛於道路屬於「公開活動」,則尚有待觀察。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140805?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SHARE&utm_medium=APP
【華南副董林○延在前妻新光公主之車輛裝設GPS,是否構成妨害秘密?】鄭深元律師、鍾采玲實習律師 撰